這是進入博物館島的唯一通道,右前方插德國旗幟的建築是老國家藝術畫廊 (Alte Nationalgalerie)。
中世紀時,位於施普雷島(Spreeinsel ) 北部的博物館島現址是一片沼澤。1797 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採用了考古學家、藝術學教授阿洛伊斯.希爾特Alois Hirt (1759~1837) 建議,準備在島上建造一座博物館,以展出古代和新時代的藝術珍寶。1870 年代末期,正式被命名為" 博物館島"。島上第一座建築是西元1830 年的博物館(即柏林老博物館),同時是普魯士的第一座公眾博物館。1859 年普魯士皇家博物館( 現為柏林新博物館) 開張。接著是1876 年的國家畫苑( 現為老國家藝術畫廊 ) 啟用。1904 年位於島尖端的腓特烈國王博物館於1960 年更名為"博德博物館",用以紀念德國藝術史學家、現代博物館學創始人之一的威廉.馮.博德Wilhelm Von Bode (1845~1929 )。與1930 年落成啟用的佩加蒙博物館等五座大型博物館,均擁有許多獨一無二的考古收藏品和19世紀的藝術珍品。
老國家藝術畫廊 Alte Nationalgalerie (1867~1876 ),又稱為阿爾特國家畫廊。收藏19世紀的雕塑和繪畫作品-從德國浪漫主義到法國印象派,到羅馬拿撤勒畫派(Nazarene) 的濕壁畫,以及腓特烈.威廉四世的騎馬銅像。
老博物館 Altes Museum (1830年),又稱為阿爾特斯博物館,由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設計。展出雕塑、武器、金銀首飾等。從克基拉澤斯文明到古羅馬時代的古希臘藝術和文化史的藏品。
新博物館 Neues Museum (1843~1859年)。二次大戰遭到聯軍轟炸,受損嚴重成為廢墟。重建後於2009 年重新開放作為埃及博物館,展出史前史、古代史和石器時代時期的出土文物。展品有著名的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妻子奈費爾提蒂的半身像,以及阿蒙霍特普四世時期的藝術品。
佩加蒙博物館 Pergamon-Museum (1930年)。展出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塑品,以及6000年悠久的中東歷史、藝術和文化(中東博物館),第8~19世紀的伊斯蘭藝術(伊斯蘭博物館)。雄偉的佩加蒙祭壇、米利都的市場大門和巴比倫的遊行大街伊斯塔大門等考古復原物聞名於世。還有鎮館之寶-宙斯祭壇(Zeusaltar)和埃及諾弗雷特王后的半身像更值得一看。
博德博物館 Bode-Museum (19世紀~20世紀初)。是一棟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宏偉的圓頂和大廳橫跨在施普雷河上。2006年重新開放後,展出第3~19世紀的拜占庭藝術作品(拜占庭博物館),以及中世紀早期至18 世紀的義大利和德國的雕塑作品。展品從西元前7 世紀小亞細亞鑄造貨幣開始,一直到20世紀的硬幣和勳章等。